中國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推動力。如何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我國豐富的人力人才資源?怎樣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為此,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滿幫集團聯席總裁兼貨車幫CEO羅鵬。他認為互聯網企業要做幕后英雄,讓互聯網、大數據成為未來的基礎設施,通過改造傳統生產環節,提高效率,來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良性互動。
Q:全面推進“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也就是利用互聯網給行業賦能,5G時代科技如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羅鵬:技術的變革和創新是推動商業形態創新的很根本力量。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運用于現代物流行業的客戶服務中心,有相當一部分客戶服務中的投訴已經由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在回答,我們甚至開始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做互聯網上的貨運糾紛調解。我們看到大量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對于貨車司機群體的信用評分、風控模型的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也都認為,無人駕駛會比較早地在物流領域開始實施。很后一點,5G,當我們的網速是今天網速5倍到10倍的時候,過去很難把握的貨車司機精準的行駛數據、行為數據,未來就成了天然的數據,而這一切都會對商業帶來深刻變化。
Q: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壯大數字經濟,還尤其提到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羅鵬:我們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互聯網+尊重”,我們一再講要尊重傳統產業創造了價值的各個環節。互聯網也罷,大數據也罷,云計算也罷,很終是幫這些環節提高生產效率,幫它們完成生產形態升級的。
我一直說大數據不是一個產業,沒有大數據這個產業可言。未來所有的產業都會被互聯網化,所有的產業都會被數據化,數據和網絡就像水、電、煤一樣會成為產業的基礎設施。這個是融合的基礎,是所有的新經濟得俯下身去,愿意成為幕后英雄,而不要天天說我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我是這個時代很前臺的人。當我們真正愿意從基礎設施的角度出發,我們真正愿意把這個舞臺讓給更多的傳統產業,通過它的升級來實現我們的價值時,融合就完成了。

Q:如何看待近期部分共享經濟、平臺經濟企業經營出現的一些問題?
羅鵬:既然是成長,小孩在長骨頭的時候長快了也會疼。新經濟就是一個青春期的經濟形態。那今天我們所要意識到經濟的核心規律是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市場上的合理分配,這個合理分配的核心邏輯就是它分配之后能夠為整個社會創造很大化的價值。很早之前我們就說要主動接受監管,甚至我們去跟監管部門討論,你怎么監管我,甚至你通過我怎么更好地監管,因為你的監管不是為了監管而監管,而是把監管以服務的形態呈現出來讓成長變得健康。
Q:激發民營企業活力,除了減稅降費之外,你怎么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羅鵬:作為一個市場化的金融機構,它永遠是基于對風險的評估去判定應不應該進行某一筆貸款。過去銀行的邏輯是我要做風控,我做一個風控模型能管20億,要一勞永逸。但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可能適用的風控模型是不一樣的,這個時候對金融機構的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政策導向,金融機構真正跳進小微企業的水里,跟小微企業一起游泳,一起看哪里有暗礁,這個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很大條件。另外,假如今天中國的直接融資市場是一個充分市場化的,是一個給了創新型企業足夠空間的市場,相信間接融資不會有那么大壓力。所以我們都對科創板抱有厚望,期待能讓我們看到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的出現,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要害所在。
文章來源:未知
文章標題:“互聯網+尊重” 別總想當時代弄潮兒
本文地址:

文章地址:http://m.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