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一家僅有十二道菜的菜館,一個毫無餐飲行業經驗的人,一家只有十二道菜的菜館在北京只有兩家分店,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實現了所在商場餐廳坪效第一名,VC投資6000萬,估值4億元人民幣,這家餐廳就是“雕爺牛腩”。

故事二:
這是一個淘品牌,2021年6月在天貓上線65天后成為中國網絡堅果銷售第一,2021年“雙十一”創造了日銷售766萬的奇跡,名列中國電商食品類第一名,2021年1月單月銷售額超過2200萬,至今一年多的時間累計銷售過億,并再天線貓SEO軟件獲得IDG公司600萬美元投資,這就是堅果品牌“三只松鼠”。

故事三:
一家創業僅三年的年輕企業,2021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2021年銷售額達到126億元,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32.7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達到280億元有可能突破300億元,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達到100億美元,位列國內互聯網公司第四名,這家企業就是“小米”。
這三個企業雖然分別屬于不同的行業,但是卻又驚人的相似,我們稱之為互聯網品牌,他們的成功都源于互聯網思維,但是究竟什么是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不僅包括技術層面,還包括渠道、供給鏈等等,具體分析如上三家互聯網企業思維主要由以下方面:
一、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即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它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是做好了市場定位和目標人群選擇,抓住更大市場,即大眾喜聞樂見的喜好才能成功,其天線貓SEO軟件大眾需要更多的是參與感,因而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是能將參與感傳遞到位,從產品開發到品牌宣傳都讓用戶參與其中,并且從細節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
二、迭代思維:
“靈敏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微”和“快”,就像小米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成功的互聯網產品都是從細微的用戶需求入手,貼近用戶心理在用戶參與和反饋中逐步改進,同時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讓產品更貼近消費者,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這意味著企業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關注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三、大數據平臺思維:
大數據平臺思維是指對大數據的熟悉對企業資產要害競爭要素的理解,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營銷策略和計劃要求營銷人員能夠深入了解每一個人而不是目標人群,要針對個性化用戶做精準營銷,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能夠對用戶產生的信息、行為、關系、數據進行分析、沉淀構建大數據平臺。將海量的用戶和良好的數據資產變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利用開放、共享、共贏的平臺思維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四、跨界思維:
互聯網和新科技的發展讓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企業的跨界顛覆本質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包括結構效率和運營效率,未來十年是中國商業領域大規模打jie的時代,所有大企業的糧倉都可能遭受打jie,一旦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來不及變革的企業必定遭遇前所未有的災難,唯有跨界改革才能夠讓你不被時代淘汰,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一定是一個跨界的人,能夠真正同時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匯點上找到自己的坐標,一個真正厲害的企業一定是手握用戶和數據資源能夠敢于跨界創新的組織,你不敢跨界就有人跨過來打jie你不跨界就有人讓你出軌。
互聯網思維還有跟多但是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企業及其產品的發展一定離不開這四點思維。
上一篇:互聯網+模式下的供給鏈金融
文章地址:http://m.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843.html